立秋的凉,挡不住5G的热。
8月10日至12日,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举办的2022世界5G大会上,一系列科技成果亮相、一揽子合作促成。
从北京、广东到黑龙江,如今世界5G大会已连续举办四届,5G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深化。5G的蓬勃生态,也为黑龙江全方位振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带来难得机遇。
潇湘晨报记者连日走访世界5G大会现场,探访哈尔滨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地,感受到龙江自然资源、人才资源禀赋,在此基础上,正开启数字经济“加速跑”模式。
“我被黑龙江省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数字龙江,重振老工业基地的决心所感染。”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近日选择在龙江落地子公司。“黑龙江资源禀赋,有这样一个好基础,方向对了,行动起来,很快就有可能进入数字经济第一梯队。”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房汉廷予以肯定。
32项发展政策提振龙江数字经济
从北京到广东,再到北京,本届世界5G大会花落黑龙江有其深意。
实际上,黑龙江不仅是全国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老工业基地,这里诞生了包括第一架直升机、第一台模拟计算机等许多“中国第一”,为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贡献龙江力量。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深入挖掘数字经济内涵,推动具有龙江特色的“数字龙江”建设。
今年3月,黑龙江省在一周时间内,密集召开四场新闻发布会,公布四大新经济产业蓝图,其中,数字经济是黑龙江省发展的“一号工程”。而围绕产业、人才、环境,黑龙江省陆续出台32项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拿出近5亿元,“从延伸壮大数字产业链、培育引进市场主体、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面,做大做强细分产业。”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席芦玉春说。
如活水养鱼,基础优势明显,营商环境良好,才能引来更多的“大鱼”。目前华为、腾讯、百度、奇安信等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户黑龙江,新动能加速集聚。5月,黑龙江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华为黑龙江区域总部和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入驻哈尔滨,业务辐射东北三省。
《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黑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数字经济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新龙头。
让企业投下“信任票”,芦玉春坦言,数字经济在黑龙江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不足24小时,企业决定投资扎根
走入世界5G大会展馆,从上游基站、网络部署厂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公司,到HTC等设备厂商,以国家电网、北大荒等行业应用企业汇聚一堂,展示各家最新5G技术示范。
在中兴通讯展区,安全手机、车联网产品等创新行业终端应有尽有。中兴通讯扎根龙江多年,有望将众多“5G智能制造”经验在龙江复制推广,助力龙江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成为“数字经济筑路者”是中兴通讯给自己的定位。中兴通讯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刘雷强谈及个人对5G发展的理解“5G网络刚进入成熟阶段,好多落地仍处于探索行业应用阶段。我认为5G更多是赋能,通过‘行业+5G’为各行业架上5G翅膀,帮助它更快飞翔。”
目前,中兴通讯在黑龙江工业制造、轨道交通、农业、矿山和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导入自主核心技术,推动其民生领域的数字化升级。
“在黑龙江5G建设中,我们实际上是一个生力军角色。”中兴通讯副总裁陈志萍告诉记者,参与到当地数字经济发展中,中兴倾注了非常多精力和资源。企业如何持续壮大,她认为除了向下扎根,还要把关键技术用好。依托当地政策环境,在数字经济生态共建上,希望更多创新型企业一同探索开发应用场景,形成强大合力。“大家一起往前走。”
如何推动产业合作从“0到1”突破后,还要从“1到N”持续提升,黑龙江出台《数字经济20条》等多个举措,为企业扎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为北京冬奥会实现网络安全零事故的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一个月内“三顾龙江”——考察不到24小时决定扎根龙江。
一个月前,7月2日,齐向东来到黑龙江调研,参观深哈数字经济产业园后,决定落户产业园,扎根黑龙江。“尤其是‘数字经济20条’,是以真金白银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推动骨干企业做大的举措,等于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被黑龙江省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数字龙江,重振老工业基地的决心所感染。”5G大会期间,齐向东透露,奇安信在黑龙江成立了子公司,将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15人研发团队能很快上手项目
面对呼啸而来的数字经济时代,龙江科技人才早早入局,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心骨。
距离5G大会现场哈尔滨市国际会展中心20多公里,平房区滨河大道22号的数字经济产业园拔地而起,记者驱车前往,一路上5G大会的标语呈现在大街小巷。
在数字经济产业园里,一座占地几百平方米的蓝色“魔方”式建筑引人注目。走进“魔方”内,四五层楼高的服务器机架上,数百台全浸没式液冷“刀片”服务器正在运算。
哈尔滨数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秉岩介绍,这是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即“硅立方”。超级计算能力相当于目前5万台民用最高配置电脑同时计算,它的1分钟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所有人同时不间断计算1年。
先进的计算技术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工具,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底气”。现在,东北唯一一个超算中心“硅立方”已就位,并为气象环保、冬奥冰壶提供服务,算力供不应求,正在筹建二期。刘秉岩说,平房有标准机架近6万架,在建机架数量全国排名前10;云产业发展指数全国排名第五,东北第一。“北算南用,将为东北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魏伦勇正忙碌于产业园里,为不同客户介绍智算业务。去年6月,他从郑州一高新科技企业来到哈尔滨工作,在园区支持下,一年多来,他已在当地组建了15人研发团队。
“团队里本硕博都有,基本是本地化,来自哈工大和哈工程等黑龙江高校。”本身带着技术和经验而来,魏伦勇说对组建的团队挺满意。因为这些计算领域的优质人才,一方面在学校就积累不少实践经验,进入项目组,很快能上手;另外,和大学科研院所等互动更密切了,加上落地企业,既连接产业,又推动创新,服务本地数字经济发展更主动了。
据了解,黑龙江省科教资源雄厚,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81所,还有中电科49 所、中船重工703 所,以及省科学院等独立研究院所125家。深厚的科研发展环境,也让不少人才看到黑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潜力。
目前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航方向的博士生齐明扬告诉记者,毕业后打算留在当地。这里既有专业对口的科研院所,也有华为、中兴等通讯大企业可选择,加上哈尔滨人才引进政策很吸引人,总的来说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潇湘晨报记者李琼皓 哈尔滨报道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