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胡博 中国联通集团产品中心业务总监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品玩的创新者大会。今年的主题叫熔炼和重铸,我是来自中国联通的胡博,从事5G产品管理相关的工作。今天从一个从业人员的视角跟大家分享一下5G。
其实我觉得5G这个话题特别适合今天的主题“熔炼·重铸”,5G本身从通信角度来讲是一个传统的通信技术,2G、3G、4G延续下来。但是到5G之后,它和其他的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包括未来更广阔的空间,像元宇宙,相关的广阔的数字发展空间来讲,呈现一个融合熔炼重铸的形态。无论是产业链、各家能力的整合,还是生态的整合。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目前5G的发展情况,刚刚信通院发布了2021年5G社会经济影响的白皮书,里面有这样几个数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一个是目前中国已经建了115万5G基站,这个基站数量目前已经达到全球的70%,换言之,中国的5G基站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2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5G现在的用户数已经渗透到了27%,连接的终端数量已经到了4.5亿的量级,这个速率是爬升非常快的状态。考虑到我们是2019年6月6号发布的5G牌照,经历了2020、2021年疫情的影响,这个数据是非常快的数据。终端在5G生态里是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全世界的5G终端已经达到了1100多款,这个数字在去年1月份还是100多款。50%是人用的设备,还有家用的,类似于光猫这样的设备,不到20%,还有像无人机、机器人、笔记本电脑、热点、各类模组,模组大概百分之十几的数量,但是这个模组非常重要,未来我们5G的计算设备,装配上这个模组之后,它就是一个智能的5G终端,结合自身的运算能力和5G模组本身也有计算能力,就可以形成5G终端。未来5G终端应该说只要是电子设备,理论上讲都可以成为5G终端,能形成千行百业的应用。
回顾1G到5G的整个发展历程,大家都知道1G是以前的大哥大,2G是传统的移动电话,3G是智能手机,4G是移动互联网设备,5G是千行百业的发展。我说的这个过程大家都很熟悉,但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通信行业是一个标准驱动的行业。最早的时代,技术领先的设备厂商和运营商,在欧洲、北美局部建立了移动通信系统,在这个系统下,使用这个系统下的大哥大才可以打电话。到了2G时代,因为要移动,要漫游,要长途,所以要互联互通,大家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来做这件事情。经过一轮一轮的PK,形成了标准的技术方案,当时还有很多条路线,包括CDMA等等。到了3G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有智能手机的发展,当时不光是要互联互通,而且还要在带宽上做一个比较大的提升,面向的主要是手机的用户,打电话、发短信、彩信、视频电话。4G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还有一些物联网,包括车联的场景。到了5G的时候,参与者变了,以前标准制定的参与者,主要是设备厂商、运营商,包括手机厂商,到5G我们发现,互联网厂家、制造业的厂家、汽车厂家,纷纷加入标准的制定。经过一个代际的发展,我们在移动通信下一个代际里的新的玩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G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从以前2C为主的场景覆盖,走到了大量2B的场景为主的移动通信的时代。
5G三大场景,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5G其实也不是一种技术,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这个时代基本的通信技术叠加带领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形成的一个技术群落的组合以及它的应用。因为5G通信指标的提升,在带宽方面的提升,在时延方面指标的提升,包括连接能力的提升,它能够适应很多的场景。我们如果把整个系统比作人或者比作智能系统,人、物包括生产资料,都是里面的智能节点,5G带领这个系统从智能的角度从三个层面上也会有比较大的跃迁,从突破到生长。首先是感知层面,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对于人是这样。对于机器,传感器、摄像头、陀螺仪等等来说,就是毫米波雷达,从以前本地的独立的走向了连接的,以后会走向泛在,我们周边泛在都是传感器。从决策角度来讲,0或者1,做这件事情或者不做,让以前分散的决策走向了集体决策,再走向智能学习化的决策,这个肯定要叠加AI在里面。以前分散的决策走向集体决策之后,这个一定会把决策的效率、准确度、智能化提升起来,我是非常赞成这个观点,再叠加未来智能化AI的结合,未来系统层面的决策,因为5G会把各个点上的决策统筹起来,按照加权智能化的算法做一个运算,最终指导执行。在执行层面,以前是本地的执行,一会儿会有一个例子,PLC的小车或者机械臂,都是本地控制、本地执行,未来会通过远程的方式,而且会有非常精准的到达方式。不光是速度上的变化,5G给我们的网络规划模式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变化,2G/3G/4G的网络,如果我们回顾可以分成终端到接入、到传输、到核心网、到垂直的应用,现在用的不同的互联网应用,比如社交的、媒体的、短视频的等等。对于以前2G/3G/4G来讲,比如外面看到的基站包括天线,可以理解成是我们通讯的核心关键字或者关键符号,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流量,都走在一条路上。但是到了5G,模型变了,需要对管理模式发生一个比较深刻的变化,因为5G的能力有一个极大放大,再加上刚才叠加其他技术产生的应用,会从C端走向B端,B端就意味着有碎片化,场景不一样,区域不一样,满足的要求不一样。远程医疗要求精准,工业制造要求安全和可靠,远程的驾驶也要求安全,包括智能家居、在线游戏,需要给用户极高的体验。同样的高速公路,还走那么多车肯定是有问题的。对于5G而言,大带宽、低时延,叠加上5G的应用,需要一种应用驱动的切片管理方式在里面。从应用出发走到操作系统、芯片,然后走到无线接入的基站,分配不同的空口资源,从传输网上、光网络上打通不同的通道,走到核心网,再给用户分配不同的服务质量、优先级,再走到不同的应用上。这个过程是一个差异化的通信的过程,也是一个智能化的管理。在运营商里会有一个可视化的平台,会对整个网络资源进行调度,未来会走向智能化的趋势。
边缘计算在互联网时代可以理解为CDN,互联网的内容、存储,向用户这边就近的集中。但是在5G时代,尤其是行业应用这块,向用户侧的算力的集中,包括流量的集中,比如高清回传、下载,大带宽的方式,这种方式让边缘计算的算力部署到用户。
工业,一个是大上行,比如产线检测,需要用一个比较高带宽的视觉进行拍摄,在低时延方面,比如电网差动保护,在高可靠方面,比如电网可靠性方面要达到四个九、五个九。在工厂这块,需要安全数据的隔离,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这方面,5G连同了生产上的各个要素,在数据的采集,比如工控设备的生产资料、生产线上进行数据采集,包括远程控制的汽车,矿山的汽车,包括AI机械视觉,以及装配辅助类、远程辅助类,高精尖的仪器的操作,通过戴上AR/VR眼镜,远程进行视效辅助的操作。另外像港口、工厂、矿山、炼钢厂,这些地方比较空旷,无法部署有线网络情况下,也比较适合5G的方式。尤其疫情期间,港口的吞吐量,咱们的海运指数也在提升,港口要求少人、无人化的操作,同时要保证港口运行。现在龙门吊的吊装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叠加5G和北斗的服务,像龙门吊的智能吊装、智能调度,包括AGV小车在港口里已经普遍应用。
另外是5G+VR,一个是智能工厂3D孪生的场景,比如爆破的厂,对安全要求比较高的厂,我们可以通过VR的方式对它进行数字孪生的重建,对安全性的操作进行数字化的模拟。另外在远程医疗方面,可能远期的手术现在还有些高精尖还有些困难,但是近期的看片以及会诊是可以完成的。
5G消息,包括5G增强通话和eSIM,是5G时代面向2C应用中几个重要的应用。5G消息这块是基于人和人、人和商业之间进行的富媒体的通信,相信未来在双实名的方式下,会打造一个合规安全的2C、2B消费服务及消费闭环的环境。未来再叠加AI的技术,也就是所谓聊天机器人,让用户和商业之间形成一种轻量级的交互。5G的增强通话是基于我们的拨号电话,以手机为例,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全息通话,包括未来可以通过互联网菜单的方式进行通话。如果我们突破了手机,走向了头显,未来就是一个全真的通话场景。如果未来元宇宙实现,全真的场景也可以用到5G的增强通话。5G的eSIM,在5G泛在连接场景下,把SIM卡做成一种电子卡的方式,在手表、摄像头、追踪器上可以实现一种泛在的连接,同时基于这个安全单元可以进行5G相关的认证和加密。
今天的主题是重铸,5G本身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生产力的集合,和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技术,为我们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路。这些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也是今天我们大会上重铸这个主题,我们想以这个作为一个回应和结尾,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