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GC >  正文
5G为“智慧铜陵”建设蓄势赋能
发布日期:2022-01-11

  井下1000米,秒传数据图片、实时监控现场操作,在铜陵冬瓜山铜矿,“5G+智慧矿山”场景应用初显成效;在翠湖公园和滨江生态公园内,5G防异物监测预警设备的安装,有效保障了休闲市民的人身安全和输电线路的可靠运行……随着5G网络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市民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2020年,随着工信部5G牌照的发放,全国各地纷纷按下5G建设“快进键”。截至目前,我市5G室外基站基本形成主城区连片覆盖。5G等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也为“智慧城市”建设蓄势赋能。

  更高效!5G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日前,在冬瓜山铜矿负1000米中央配电室里,几名矿工正通过移动5G网络向有关科室实时报告数据,传输图片。此时虽身处地下千米,矿工们的手机依然运用无碍,用他们的话说,5G信号的覆盖让他们工作时效率更高。

  5G信号的覆盖,只是“智慧矿山”的第一步。不久的将来,配电房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以及全自动化泵房的全面应用,将有效节省该矿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也将得到极大提升。

  伴随着5G技术加速落地应用,我市各基础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及相关企业在5G专网领域积极开展应用探索,共谋划5G、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21个,包括铁塔公司普济圩智慧农业平台、电信公司5G+智能工厂和海螺5G矿车无人驾驶、移动公司有色金威大数据项目等,覆盖工业、农业、交通等多个领域。

  更创新!5G赋能“智慧铜陵”建设

  当然,5G技术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的同时,也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助推作用。

  “得益于前期尤其是近两年战略规划、精准招商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效举措,我市5G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推进科科长何为介绍说,5G产业正成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重要支撑、转型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居全省前列。

  在生产制造领域,我市5G产业已初步形成3条产业链:陶瓷基板-精密光学元器件-光通信模块产业链,包括北大青鸟年产360万片陶瓷电路板项目、苏州伽蓝致远精密光学元器件制造项目、苏州旭创高速光通信模块项目等;氮化镓-滤波器紧固件-5G隔离器/环形器/波导双工器-介质滤波器-射频器件-天线产业链,包括北大青鸟年产10万片氮化镓晶圆片项目、中晟金属年产300万套5G滤波器项目等;覆铜板/印制板+半导体产业链,包括富乐德长江半导体年产180万枚半导体晶圆再生项目等。

  “这三条产业链目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项目共有21个,总投资111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我市5G产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亿级主导产业。”何为介绍说。

  更可期!5G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

  与实体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结合,将为5G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以来,我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的实施意见》《铜陵市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等文件,全面推进5G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5G新基建、数字铜陵建设的总体目标,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建成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信息通信对铜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到2024年,计划全市5G基站达到2500个以上,实现辖区5G信号全覆盖,覆盖深度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重点领域推进15个以上典型场景示范应用,培育一批5G产业领域创新型企业,全市5G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招商落地5G产业项目30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42亿元以上,产业集聚区基本形成。(姜蕊)

【来源:铜陵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