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GC >  正文
5G 产业生态体系
发布日期:2022-01-01

协同共生创新发展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的概念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Ayres的“产业新陈代谢(Industrial Metabolism)”的概念,Frosch and Gallopoulos(1989)在《生产战略》一文中,将产业生态学定义为一门把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层递消耗、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原理应用于产业系统,从而使产业系统、社会生产更有效率、具可持续性的学科。

G

产业生态体系是基于自然类比的企业系统或群体(Thomas P.Seager, 2001),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组织网络,各个共生单元或企业既有自身的独立性,又有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关系,通过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提高专业化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交易成本,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循环性、层次性、本土性、经济性、演进性、调节性等特性。

G

进入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产业竞争(尤其是大国之间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核心与关键,国内学者将产业创新引入产业生态体系分析,拓展并丰富了产业生态体系内涵。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协同创新群落和协同创新环境构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最重要的创新种群,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为重要辅助种群,协同创新生态环境可以分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与创新相关的政策法规、创新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创新技术、市场经济、创新文化及价值观等。从微观企业层面,探讨了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体系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深入阐述了创新在推动企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G

我国移动通信从无到有,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形成较为完善的移动通信产业生态体系,建成全球最大的3G/4G移动通信网络,推动中国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工信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就明确提出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突破5G关键技术和产品,引领全球5G标准和技术,同时提出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推动从研发到应用的产业链深层次互动和协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全面拓展“互联网+”服务,推进形成新业务、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

G

5G作为新一代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以其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超大规模连接等特性,结合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将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数字化水平。5G产业包含5G产业化和产业5G化两个层面,5G产业发展是整个5G产业生态共同作用的结果,5G产业生态体系包括核心层和辅助要素,核心层包括创新生态体系、技术生态体系和应用生态体系,辅助要素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政策体系、要素供给、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环境等,生态体系中各要素、各成员相互依赖、紧密连接,形成从研发生产到融合应用的产业闭环,共同推动整个5G产业生态体系的升级和繁荣。

G

简而言之,5G产业生态体系是一个多元主体、协同共生、动态演进、创新发展的产业发展过程。构建完善的5G产业生态体系既是5G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推动5G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推动5G产业发展意味着必须形成完整、共生、繁荣的5G产业生态,而5G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为产业参与主体提供更完善的外部资源环境和更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将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多领域融合、多方共赢、繁荣共生的产业发展格局。